“人生百年如寄尔,七十朱颜能有几。” 今年4月中旬,为我国农业生产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“守望者”唐世廉老先生,迎来了百岁生辰。 昆明当地的风俗是生日“过九为上”,唐老先生出生于1924年,今年正好100虚岁,子女们为唐老先生举办了百岁庆生宴,宴席上的寿星唐老先生如今依旧面色红润,身体硬朗,精神状态饱满。 唐世廉老先生出生于安徽萧县唐园村农耕之家,14岁时经历抗战爆发,随伯父、伯母逃难;在战火中学成后,又为我国的农粮事业奋斗半生。唐世廉老先生不仅是一位成绩斐然的农科人,也是一位抗癌时限长达近40年的长生存肝癌患者,还积极组织并参与癌症康复治疗社会公益活动。 今天,我们就根据唐世廉老先生与其女儿的回忆,为大家带来唐老先生的传奇故事。 年过花甲遭遇“癌王”,抗癌的信心坚定顽强! 癌症的到来很突然。1985年7月,当时61岁的唐老先生在四川农科院参加验收工作。撰写好验收报告的当天晚上,唐老先生突然感到腹部出现剧烈疼痛,辐射到肩部,并伴随呕吐感。 于是同事们当夜紧急将唐老先生到当时成都最好的医院——四川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就诊,经检查发现白血球指标近万。 当时医生初步诊断为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,先开了消炎药和B超单。由于晚间B超室没有人值班,检查没有做成。同事们劝他住院治疗,但次日的火车票已买好,唐老先生决定带上消炎药,回到云南昆明再继续治疗。 唐老先生投身于玉米育种研究工作,调往云南昆明后,就在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继续攻坚克难,前半生都和我国的农粮事业紧密联结在一起。 唐老先生曾先后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、全国农水系统先进工作者、云南省农业先进工作者,他曾说:“我的祖祖辈辈都是农耕之家。耕读传家是我们家族世代的传统美德。我学农既是继承,也是服务中国农业的发展。” 回到云南省农科院后,唐老先生就近到昆明市第二人民医院(又名康复医院)做检查,发现右肝有个约3厘米大小的包块。由于当时医院设备简单,医生很难确定包块的性质,就建议转到大医院再检查。单位也很重视,派车派人陪唐老先生到各大医院做了B超、同位素、CT扫描和AFP(甲胎蛋白)、CEA(癌胚抗原)等检查。 多数医院认为是良性的肝血管瘤,只有昆医附一院的B超主任医师在反复看过B超报告后,认为有可能是肝Ca,即肝癌,但仍然无法准确得出诊断结论。 在上世纪80年代,肝癌是我国治疗难度很高的一种癌症,有癌王之称。 吴孟超院士在1981年发表的一篇文章中曾写道:目前早期肝癌仍以手术治疗为主,并辅以其他疗法。但手术时极易出血,手术死亡率较高,特别是合并肝硬化的右半肝或右三叶切除,手术死亡率高达20-30%,甚至50%[1]。 当时唐老先生已经年过花甲,家属和同事都建议保守治疗。于是唐老先生就先接受了半年的中药治疗。然而等半年后再复查时,发现肝肿瘤已经由当初的3厘米迅速增长到8厘米! 医生们提出两个方案,第一是穿刺确诊,第二是开腹切除,再做术后病理。唐老先生认为第二个方案更好,断然决定开始开腹手术检查,他说:“凡事得从最坏处设想,向最好处努力,这是我一贯的行事风格。如果是良性血管瘤,干脆把它拿掉,那就更安全了;假设是恶性肿瘤,那就更应该手术把它切掉。” 1986年3月份,唐老先生接受了剖腹探查手术并切除了肿瘤,术后确诊为肝细胞癌。医生告诉唐老先生的女儿,有些肝癌像一把米散开,数量多体积又小,很难治疗。但好在唐老先生的肿瘤包膜尚且完整,手术及时,否则八厘米的肿块一旦破裂“开花”,以当时的医疗条件和技术,恐怕生命难保。 手术当晚,家人们就得知了确诊结果,但都不敢告诉唐老先生。术后唐老先生多次主动问医生肿瘤到底是良性还是恶性,医生都表示结果还没出。看着家人们凝重的表现,唐老先生说:“如果是良性,那你们早该告诉我了。不要再瞒我了,我会好好配合治疗的。” 唐老先生是一个极富生活情趣和诗意的人。在病床上,唐老先生作了一首抗癌打油诗曰: “区区肝癌何所惧,精神长城高筑起; 综合治疗配合好,癌王就范指日期。 老骥伏枥志千里,壮心未见当年日; 协力同心齐奋进,四化大业必可期。” 02 术后肝癌再次复发,他不惧癌魔拼搏求生 癌症是一种顽固的病症。唐老先生与肝癌之间也经历过一场“拉锯战”。 第二次手术:肿瘤复发,有惊无险 第一次术后,唐老先生每半年就住院全面复查并做了8个疗程化疗,一直到1989年上半年都没有发现异样。本以为癌细胞已经偃旗息鼓,没想到却是在预谋“反扑”。 1989年12月末,唐老先生主持的“云南粮食发展问题研究”课题编著的两本书正要交付,他却突然感到肝区有点疼痛,于是前往昆明军区总医院检查,发现左肝出现了一个3厘米大小的实质性病变。 复发瘤的出现让唐老先生甚感不解,但细想起来也不足为怪。因为这半年时间里,课题组在广泛收集资料并深入调查研究,唐老先生处在着笔写专题论文和起草综合研究报告的阶段,是最费脑力最耗精力的半年,常常挑灯夜战,即便住院期间也不例外。或许是因为过于劳累导致免疫力下降,从而让癌细胞有了“可乘之机”。 省农科院时任院领导在得知唐老先生左肝发现病变后非常重视,帮唐老先生和妻子周海俐女士买了机票,前往北京301医院治疗。1990年元旦刚过,唐老先生又做了一次手术,切除了左肝肿瘤,病理检查确诊为肝细胞癌。 术后,唐老先生在301医院康复了一段时间,就重新回到了昆明。 第三次手术:和肿瘤“暂别” 可惜好景不长。几个月后复查,又在胆囊里发现了2厘米的包块。医生确悉唐老先生已将胆囊随右肝一并切除后,认为有复发可能,建议再去北京治疗。 当时正赶上北京要召开亚洲运动会限制人员进京。唐老先生请省政府办了进京证,才得以顺利入住301医院肝胆外科。只是,经过多项检查以及肝胆内科专家会诊,都没有确定肿块性质。 在唐老先生看来,“癌症是一只‘纸老虎’,我们要在战略上藐视它;但纸老虎也是能吃人的,所以我们要在战术上重视它,拿出武松打虎精神将它制服。”最终,唐老先生还是决定将肿块切除。 于是,1990年10月,唐老先生在301医院做了第三次手术。幸运的是,术后病检确认肿块其实是坏死组织,并不是肿瘤。那时唐老先生精神状态很不错,生活调理到位,也用了一些增强免疫力的药物。 或许是身心双管齐下的作用将癌细胞彻底“压倒”了。在家人精心呵护下,唐老先生的身体逐渐恢复,肝癌再也没有复发过。 辩证思考:与癌魔的战斗经验 唐老先生是一位坚定的唯物主义者和辩证思考者,通过总结自己近40年来的抗癌经历和切身体会,他认为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,都是外因和内因交互作用的结果: 一、抗癌康复的外因 2.家属无微不至的照顾。患病后与妻子依旧伉俪情深、相濡以沫;家中的四个儿女们也关怀备至,每天照顾饮食起居,搭配丰富的饮食和水果餐点、保健品等,无微不至。 3.单位领导和同事们的热情慰勉。第一次手术前后,单位的领导和同事们都很关怀,到医院来探望。这些都更坚定了唐老先生与“癌王”斗争到底、直至取得彻底胜利的信心。否则,怎能对得起诊疗的医护人员、以及亲朋好友和同事们呢! 4.加入癌症康复会,蒙受群体康复之益。1992年,抗癌已经7年的唐老先生加入了云南省癌症康复会,和许多病友一起开展“话疗”,相互交流抗癌经验,还积极练习各种健身功法,并于1998年2月当选为康复会会长。 二、抗癌康复的内因 唐老先生抗癌康复的内因,就是以乐观的情绪、平和的心境,正确处理了生存与死亡、精神与物质、治本与治标、治疗与工作这四个辩证关系。 1.生存与死亡,精神与物质良性循环 一不怕死,二不愿死。是唐老先生始终坚守的原则。唐老先生不背思想包袱,以积极的精神状态促进身体强健,身体强健又能改善精神面貌,如此不断往复,形成良性循环,就是唐老先生在癌症治疗中的辩证法。 2.治本与治标统一,坚持工作奉献 患病后,唐老先生及时选择手术切除,是根治性的关键手段;而术后的化疗、合理用药(包括增强免疫力的人血蛋白、干扰素、胸腺肽、转移因子、贞氏扶正冲剂等)、生活调理(生活规律、注重营养协调、合理搭配食物及劳逸结合等)、体能锻炼(散步、以步代车、打门球、练郭林气功等),以及文化娱乐读书、看报、听广播、看电视等),则属于辅助的治标手段。治标与治本相辅相成,综合治疗。 唐老先生勇于和癌魔拼搏的精神,也来展现在他对待自己事业的专注与坚持之中。住院治疗期间,只要医生允许,唐老先生都会尽量坚持在病床完成自己手里的工作。 1991年从岗位上退下来后,唐老先生仍受聘成为玉米公关组技术指导及玉米育种课题顾问。2005年4月,唐老先生被云南省农科院授予“农业科研战线工作的老专家”,并颁发奖牌和荣誉证书,同年获得云南省“抗癌明星”称号。 唐老先生能取得近40年的傲人抗癌成果,既是内因与外因的结果,又是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。 携手共进,和所有癌友达成一个百岁期待 一个不平凡的人,带给周围人的影响也是深刻的。 在唐老先生的女儿看来,唐老先生是一位对党和人民绝对忠诚,对工作兢兢业业、一丝不苟,严于律己,宽于待人的好父亲。父亲经过了残酷的抗日战争,见证了祖国从弱到强的历史变迁,他把毕生精力都献给了党和人民,献给了他最热爱的农业科学研究事业;患肝癌后,在病床上仍然坚持完成工作。父亲这种敬业精神也深深的激励着晚辈,成为了晚辈们学习的榜样。 女儿一度哽咽着说:“老爸,您辛苦了,我们为您感到骄傲和自豪。我希望您健康、快乐,过好每一天。下辈子,我还做您的女儿。” 如今,在女儿悉心的照顾下,唐老先生仍然坚持每天看书、看报,不断学习,连家里沙发旁边都摆满了书籍报刊。 经历过癌症和生活的挑战以后,唐老先生选择继续鼓舞他人,他祝愿道: “我现在99岁,快100岁了,我希望所有的癌症患者,大家都要携手向百岁进军。癌症不可怕。贵在斗争的坚持。坚持无限的斗争,我们终究能够把癌症制服。我希望所有的癌症患者都坚持斗争,永不止步,在抗癌道路上获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,在抗癌的事业上做出应有的贡献。这是我的期望。” 编者按: 如今,肝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逐渐提升,离不开医疗技术的进步,也离不开肝癌患者自己拼命求生的精神。狭路相逢勇者胜,我们相信,唐老先生身上所传递出的抗争精神,也是战胜癌症的必胜法宝。 即使身处困境,人生仍有无数可能和希望。愿唐老先生能在百岁期颐后继续度过平稳、健康、幸福的年年月月,也愿所有癌症患者们抗癌顺利、早日康复,一起向百岁进军!